首页 > 庄闲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庄闲和游戏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-官网|名满京城,南来北往,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

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4:16    次浏览

家常美味,也是人生百味。“京城猪蹄”现在是北京时间,中午十一点五十分。 又是一个霾天儿,瑟瑟寒风从东城,一路刮到西城。 老张穿着大衣,裹着厚围巾,缩在五棵松西翠路3号院门口,一个长长的队伍里。 九点钟到的时候,队伍已经很长了。人们缩着脖子跺着脚,不时看看腕上的表,或者点开手里的手机。 “来了!来了!”不知谁喊了一声,引得队伍里一阵骚乱。 熟悉的脚踏三轮车,熟悉的戴眼镜的大爷,熟悉的“一闻误终身”的香味儿! 不论严寒酷暑,不论雨天、雪天、雾霾天···人们不惜花费数个小时等待的,正是名传京城的“翠微大爷”的一只酱肘子。 老爷子名叫徐文堂,今年83岁,曾在军队给首长做饭,退休后开始卤猪手、肘子···一做就是十几年。 “给我装一只!”“我也来一只!”徐大爷的一大盆肘子刚摆上,就被一抢而空。 油光锃亮的肘子,浓郁绵密的老汤汁儿,肉香混合酱香的特殊香气,光是眼睛看着,鼻子闻着,就足以让人馋虫四起、垂涎三尺。食客们最怕徐大爷端空盆子。一共四大盆,卖完就没了。半小时内准抢完,运气不好的,连一口汤也落不到。 老张吃徐大爷家的肘子,吃了七八年,也算老相识。但老爷子有自己的规矩:只认排队不认人,一人只能买一只,买肉送汤。 “来啦!天冷啦,多穿点!”“嗯呐,等的好苦啊!还是老样子,肘子和汤分开装。” 老张把千辛万苦等来的肘子拎在手里,不时抬到眼前看,感受那份喷香的温热,脸色潮红。不知是冻的,还是激动的。大隐于市的美食,散落江湖的佳肴,东奔西走,只为吃口热乎的。 一筷子插下去,皮紧肉不散。扒开红糯发光的猪皮,香气就透过软烂的猪肉,一点点渗出来。 肥而不腻,瘦而不柴,皮不回性。 一口下去,油脂四溢。一种不可言说的愉悦感,在舌尖缱绻缠绵。 肉汤是所有精华之所在。舀一勺淋在米饭上,肉汤与稻米发生的化学反应,竟然逼出了老张的泪:就是这个味儿! 一口人间味,一生永难忘。 徐大爷的“人间至味”,没什么秘方,全凭“用心”二字。 选料新鲜讲究。做了一辈子烹饪的徐大爷,只拿眼一搭,就分辨出老猪嫩猪。 肘子要选猪前肘,前肘瘦肉多、筋多,大小均匀,一般两三斤一个。 洗净、去毛、焯水,徐大爷一步也不糊弄。 去不净的杂毛倒人胃口,徐大爷就用喷枪,一根根燎干净,火燎的猪皮还会更加紧实。 下锅酱肘子。花椒、白芷、大料、酒···徐大爷用自己的舌头,控制老汤的味道。 处理好的肘子,在老汤锅里泡一宿。等待十几种香料,慢慢渗入猪肉的每一寸肌理。 次日天一亮,点火慢炖四个小时,汤和肉中的油脂,便开始互相转换。 这个时代的每个人,好像都经历了太多苦痛和喜悦。而我们总会把苦涩藏在心里,把幸福变成食物。十几年来,徐大爷的酱肘子,就在每一个想吃肉的日子,温暖我们的胃,抚慰我们的心。 如今83岁的徐大爷,体力越来越差,已经摆不动摊子了。 家人出钱出力,在永定路西里2号楼底商,给老爷子租了个门面。本想着食客们不用在冷风里受罪了,可排队的人依然从门口一路甩到大街上。 小儿子觉得的猪蹄、猪肘混在一个锅里炖更好吃,外孙女帮着注册了商标“猪蹄帮”,还开通了团购。他们都愿意跟老爷子学手艺,为留着这个老味道出一份力。 南来北往,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。来自:有束光